【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四员”积分管理增信念 内部治理创新促发展

发布者:文化与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4浏览次数:11

文化与传播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202412月成立,青年骨干教师许瑞为党支部书记。该党支部以深入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统筹文传学院教育发展与安全为目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加强大学生教管服,以“四员”积分管理增信念,内部治理创新促发展,积极探索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基层组织内部治理的新模式。

该党支部依据学院制定的《文化与传播学院学生社区党建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理论学习、专业竞赛、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活动量化为积分,从学生社区文明创建、遵纪守法、安全稳定的“示范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员”,参与管理宿舍的“助理员”四个维度,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工作并进行管理,落实学生评优评先等考核措施。党支部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特色,将党建思想领与专业实践育人深度融合,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四员”积分赋分管理为抓手,扎实开展了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活动。


政治建设:筑牢信仰根基,深植家国情怀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行动。为强化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大局和时代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坚定理想信念,“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支部在2025313日召开新学期党建工作部署会,党支部书记许瑞主持,学生社区组长全员参与。会议强化了小组长“桥梁纽带”作用,要求及时掌握组员思想、学习、生活动态。部署常态化学习机制,要求各小组每月至少开展1次主题学习会,首月聚焦两会精神,会议内容可以覆盖就业政策、新质生产力、女性权益保障等热点议题。

五四回信精神学习。在2025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引发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学子的热烈反响。“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的学子深入学习回信精神,号召青年学子立足专业、深学细悟,以青春之志回应总书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殷切嘱托。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按照学院党委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安排,深入开展学习教育,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党支部开展“听心声、办实事、促整改”主题座谈会,全面征集学生意见建议,深入学生一线倾听诉求。活动聚焦学习生活“急难愁盼”,共征集并梳理有效意见建议226条,饮食类如外卖监管缺失、女生饭菜份量不均等;住宿类如热水供应不稳、卫生间设施损坏等;出行类如校内交通不便等;学习类如教学楼插座不足、图书馆占座现象等,立行立改。


组织赋能:以赛促学强技能,实践淬炼育英才

举办竞赛赋能月系列活动。为深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激发学科竞赛热情,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于20253月成功举办《影像筑梦,文心织赛》竞赛赋能月系列讲座。活动由党支部书记许瑞老师策划组织,共吸引200余名学生参与,通过三场专题分享为学子们搭建了与学科竞赛深度对话的桥梁。

讲座中黄天书老师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核心,系统剖析了微电影创作的完整流程。从拍摄时间规划、服化道细节把控,到剧本构思、摄制技巧及后期剪辑,并且结合《恰同学少年》等获奖作品案例,生动诠释了优质作品的创作逻辑。汪海波老师以《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为题,深入解读“未来设计师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的备赛策略。通过展示往届获奖作品,汪老师引导学生挖掘专业优势,鼓励学生跨专业协作。刘罗玉老师以《参赛:系统的修炼》为主题,从“修炼什么、修炼心态、怎么修炼”三大维度展开分享。他强调,参赛作品需以匠人精神反复打磨,既要深入研读赛事规则、精准选题,又需夯实专业基础、注重细节呈现。

该系列讲座以“竞赛赋能”为主线,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学生理清备赛思路、拓宽创作视野。讲座内容兼具指导性与启发性,深化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人模式,助力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实践融合党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持续开展“叙影志愿,廉润人心”廉洁文化公益服务项目,通过影像记录与面对面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走进戴震藏书楼与沙洲新村小区,用镜头捕捉文化传承的坚守者与平凡生活的守护者,让廉洁文化在代际对话中焕发新活力。首期活动中,74岁的戴震后人戴永安在省级文保单位戴震藏书楼内,向我院师生讲述了他与这座百年古宅的故事。从退伍军人到村支书,从公务员到藏书楼“守门人”,戴永安始终守护文化根脉:推动楼体两次修缮、捐出家藏族谱助力学术研究、筹备戴震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戴永安每天九点开门,给访客讲老戴家的故事,他朴素的坚守让古宅重焕生机。

2025514日,“叙影志愿,廉润人心”廉洁文化公益服务项目成员将镜头转向沙洲新村小区,记录下潘勇夫妇催人泪下的生命奇迹。面对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妻子胡卫新,潘勇用六百多个日夜的守护创造医学奇迹:辗转三地医院举债救治,酷暑中坚持每日擦洗按摩,通过读报、讲述恋爱故事唤醒妻子意识。当胡卫新在康复训练中疼痛落泪时,他始终紧握妻子的手轻语鼓励,用平静的陪伴助其重获行走能力。


“叙影志愿,廉润人心”廉洁文化公益服务项目持续开展,引导学生在记录凡人善举中深刻理解社会责任与专业使命,实现思政教育在专业实践中的内化。

身心关怀:扎根基层办实事,青春担当显本色

“听心声、办实事”活动调研。社区党支部通过网格化小组管理,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143名成员既是意见收集者,更是校园共建者。调研后,学院迅速联动后勤处、教务处、学工部等部门,召开专项协调会,明确整改责任与时限,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此举切实强化了基层党建力量,打通了师生沟通渠道。

5.25拥抱签收”心理活动 。“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组织100多名播音、戏文、广编等专业学生担任“爱意传递者”,在食堂、教室、操场、宿舍乃至校外,运用沟通技巧展开爱的抱抱。学生社区党支部成员进行微笑说明、热情拥抱、贴纸祝福三步礼仪,完成500多次拥抱。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活动将“我爱我”延伸为“我们爱彼此”,活动设计、执行及宣传均体现专业素养,有效打破心理壁垒,营造温暖包容的社区氛围,践行了从“自我关怀”到“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党建育人理念。


各类活动中,该党支部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主题,镜头、话筒传递党声,每一次活动的参加者均获得积分。从解决校园生活问题,到传承徽州文化,再到心理健康、关怀特殊群体,学生社区党支部一直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传媒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将两会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转化为专业成才报国的具体行动和坚定信念。

(撰稿、摄影:文轩;责任编辑:薛骏;审核:路善全)